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贯彻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同时,响应总书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傩戏新画忆峥嵘实践队于2025年7月2日开展“品匠心力量传承傩舞”三下乡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实地调研与传播等形式,以实际行动为乡傩舞传承贡献智慧和青春力量。
团队成员走进罗春明先生的工作室,专程拜访江西省傩面具雕刻非遗传承人罗春明先生,他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罗春明先生数十年来始终坚守于这项传统技艺的创作与传承,其傩面雕刻作品造型新颖,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如《傩王》获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当团队成员亲眼目睹其作品时,都为其中蕴含的精湛技艺与文化底蕴所折服。在非遗传承人罗春明先生的讲解下深入了解傩面具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艺术特色及其在当代的传承与保护。团队成员亲眼见证制作过程,传承人耐心地向队员们讲解了制作的每一个细节和技巧并让队员们亲手制作感受,使他们对傩面具制作过程有了更加系统地了解,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传承人的精湛技艺和深厚底蕴。
据罗春明先生所述,傩面具选材通常使用樟木,樟木在当地被认为具有“净化”、“驱邪”的象征意义,与傩舞“驱鬼逐疫、祈福纳祥”的核心功能相呼应。成员们认真聆听了罗春明先生的讲解,全方位认识了傩舞。它是代代传承的精神纽带,承载着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后,罗春明先生亲自展示雕刻工序,团队成员沉浸于傩面具的匠心营造之中。制作工艺使得成员们更加深入了解傩面具以樟木为材的象征意义、作为精神纽带的内涵及制作工艺中蕴含的祈愿与意义。亲眼见证的体验,让众人对“工艺”二字有了更鲜活的感知。当粗糙的木料在手中被赋予形态,那些里藏着的驱邪纳福的祈愿,角色脸谱里暗含的善恶意义也随之呈现。
午后,团队成员邀请四位傩舞传承人与三位傩舞前辈,在上甘小学进行傩舞的表演。许多村民随鼓声而来,共同欣赏这次的表演。在随后的采访中,传承人谈及学习傩舞虽漫长,但能传承非遗而心生幸福、自豪。精彩的表演离不开他们日复一日的练习与坚持。在对傩舞传承中,成员们得以体悟先辈寄寓的深切希望,这种体验恰似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舞步流转间读懂先辈的精神寄托,亦能深刻地认知当下的意义,其蕴含的精神力量不言而喻。
通过此次傩舞文化的深刻探索,团队成员收获颇丰。从傩面具的选材寓意、雕刻工艺,到傩舞传承的实践与精神内核。团队成员通过近距离观摩、深度聆听与亲身体验,多维切入,逐步揭开傩舞文化的深刻内涵,既触摸到傩面具的细腻和精致,也深刻感受承载先辈期盼与当代传承的生命力,让团队成员体会傩舞文化的传承。
标题:三下乡·文化寻路(三)|傩戏新画忆峥嵘实践队——品匠心力量传承傩舞
地址:http://www.jnsgt66.com/jxjj/36013.html
心灵鸡汤: